家庭教育方法能仿效吗?
点击(936) 发布时间:2011-05-26 20:22:02
6个孩子,5个是博士,1个是硕士,这是温州人蔡笑晚作为一个父亲津津乐道的事。然而,这位父亲提出的“反对顺其自然、反对平常心、反对眼前虚荣”的“蔡氏教育法”,与时下普遍的观念不同,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适合大众呢?
创家庭教育法
作为一个父亲,最让蔡笑晚感到骄傲的是,他的长子蔡天文,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现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次子蔡天武,14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5岁获得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高盛公司副总裁;三子蔡天师,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曾被美国圣约翰大学录取;四子蔡天润,华西医科大学毕业,曾被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录取为博士生;五子蔡天君,中国科技大学硕士;六女蔡天西,18岁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28岁担任哈佛大学副教授。
不少人看到这样的介绍很惊讶,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是如何帮助自己的6个孩子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呢?蔡笑晚将他的教子经验总结成了八句话,就是“五个主动”和“三个反对”。他说,孩子3岁左右,父母要主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孩子5岁左右,父母要主动让孩子尽早上学读书;父母发现孩子智力超常,要主动帮孩子跳级或进入少年班;主动为孩子创造没有压力的外部环境;主动告诉孩子,考上大学并不是求学终点,而是求学起点,要早早准备考研或出国留学。
“三个反对”,即“反对顺其自然”、“反对平常心”,“反对眼前虚荣”。他说,“反对顺其自然”就是不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而对于“反对平常心”,蔡笑晚解释说,“我们把平常心看成是胸无大志”;“反对眼前虚荣”就是,不要仅仅看到孩子暂时所取得的成绩,要注重孩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到底学到了哪些知识。
除此以外,蔡笑晚对孩子的用心良苦还体现在他对孩子的观察,他说,他的每个孩子都有一本“档案”,里面记载着从小到大的学习历程和取得的成绩,他还坚持与孩子通信、为每个孩子记日记,通过这些发现孩子们的不同点,然后研究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看上去很“美”?
别人的经验再好,也要考虑自身是否适用。应该看到,蔡笑晚的一些教育方法与现行的教育体制是相悖的,比如他的“反对顺其自然”,与现在所提倡的让孩子自由成长的理念有一定出入。有家长认为,“我更关注的是人格的发展。只要人格健全、身体健康、心理正常,不管孩子长大后做什么,将来成为怎样的人,他都应该被称为人才,都应该是父母的骄傲。”
不仅如此,很多家长听了蔡笑晚的经验后,提出质疑,其一就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上学、升学都有相对严格的程序,想要模仿蔡笑晚的早教法和跳级法困难大,甚至需要“强大的背景和经济能力”,而这些又不是所有家长都能做到的。
有家长说,蔡笑晚的经验毕竟要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成长环境的限制。即使蔡笑晚的教育理念言之有理,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实行,也许给孩子一个较为宽松的幼年、少年生活环境,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甚至有家长表示,更愿意看着孩子快乐地成长,成才只有建立在成人基础上,教育才算取得成功。
专供“精英教育”?
针对质疑,蔡笑晚强调,他将他的教育方法讲给大家听,是希望给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一种“精英教育”的理念,他的教育方法不见得具有普遍适用性。
对于这种专供“精英教育”的蔡氏教育法,有专家认为,蔡笑晚的教子经验是一个成功的个案,但不一定适宜推广。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周谷平说,蔡笑晚的教育经验与我们现在提倡的让孩子多元化发展的理念可能有些差异,他取得的成功不具备普遍性,不具有全面推广的意义。
“家长们还是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培养,”周谷平说,蔡笑晚的经验中有值得借鉴的,比如说对孩子的用心、对孩子的观察等等,家长们应该吸收好的经验,因材施教,尤其是应该强化家庭教育意识,以积极配合好学校教育。
[关闭]